近期,全國各地已經開始陸續復工,從封城、封縣、封村、封小區的隔離中,逐漸解禁。
然而疫情帶來的影響卻并未消退。
1、危機。受損最嚴重的就是:餐飲、酒店、旅游、電影、購物中心等,這些線下業態都受到了最嚴重的沖擊。
2019年春節7天時間的消費額是1萬億,今年2020年這7天是5千億,7天時間損失5千億。
春節期間,僅溫州一個城市,就退訂了各種酒席超過22萬桌,餐飲業、生鮮供應鏈企業、酒水飲料等快消品行業,遭受最直接的沖擊。這只是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冰山一角。
2、商機:危機危機,危機的背后一定蘊藏著商機。2003年,受非典影響,推動了中國的消費者開始向線上轉型,淘寶和京東獲得創業的機遇。
2020年,新冠疫情開啟的在線化轉型則更偏B端,大家能夠最直接感知的就是,這幾天在家辦公,阿里的釘釘、騰訊的企業微信,用戶量迅速激增,多次出現系統崩潰無法正常使用。
另外,在線游戲、在線教育、在線診療,將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行業。同時,更重要的是生鮮到家服務已經迎來爆發式增長,2020年線上買菜,送菜到家將迎來最好的時刻。
那么送菜到家的模式是怎樣的?目前來說,最成熟、入局成本最低的就是社區生鮮電商模式。
社區生鮮電商模式,是社區團購模式的升級。以社區為單位,以微信群+小程序商城打通前端獲客,以生鮮供應鏈為依托,鏈通上游基地或農批市場,通過次日達的方式,將生鮮直送到社區到家。我們簡單梳理一下社區生鮮電商模式:
第一步:社區居民消費者通過網上商城小程序(推薦微信)進行下單購買。
第二步:社區電商平臺根據收到的消費者的訂單再采購,然后以消費為單位完成產品分揀和打包,最后以小區為單位發貨到小區站點。
所以,社區生鮮電商屬于真正意義上的新零售。尤其是疫情期間,大家都在家里隔離,為了防止病毒傳染,采用無接觸配送。所以,此次疫情,從某種意義上來講,是時代賦予生鮮最好的機遇。